您好,欢迎来到东方科技网! 设为首页    网站合作QQ:10723389    合作微信:linyikiki 联系投稿 网站地图
东方科技网!
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技新闻 > 正文

AI凶猛,人类要靠边站了吗?

http://www.eastst.cn  2016-03-11 11:39:29  来源:新华社    责任编辑: 咖菲猫
  小编导读: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新媒体专电题:AI凶猛,人类要靠边站了吗? 新华社“中国网事”记者林如萱许晓青姬少亭 人机围棋大战第二场上演人机“读秒大战”后,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在第211手认输。9日先失一场后

新华社北京3月10日新媒体专电题:AI凶猛,人类要靠边站了吗?

新华社“中国网事”记者林如萱许晓青姬少亭

人机围棋大战第二场上演人机“读秒大战”后,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在第211手认输。9日先失一场后韩国媒体已一片哗然,惊呼人工智能(AI)超越了人类。

不管最后结局如何,AI通过这场华丽表演昭示着人类正在进入它的时代,而且是迅猛发展的时代。然而,颠覆性的AI时代快来了吗?AI要和人类平起平坐了吗?还是,人类要靠边站了吗?

和AI谈场恋爱?

AI是英文AritifitialInteligence的缩写,即人工智能。AI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,是对人的意识、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。这种模拟有赖于脑科学等相关领域学科的研究进展。

美剧《生活大爆炸》里有个桥段,科学怪咖迷恋上了iPhone的语音助手Siri,爱不释手谈婚论嫁。

很好笑吗?不要言之过早。

Siri的载体毕竟只是一部手机。但今天AI正以一般人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,被科幻小说和美国大片频开脑洞后,AI“能思考吗?”“会产生情感吗?”这类问题一定在许多人的脑海里出现过。

全国人大代表、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,在未来,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思考,能听会说,可以在家陪孩子,送孩子上学,给老人读书、读报,甚至可以明白小孩子哭闹的原因和鸟叫、宠物狗叫声表达的情绪。

“只要后台有数据分析,将来我们都可以实现人、机器、各种生物之间的沟通。”刘庆峰说。

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曾说,未来人工智能的方向是情感化。科学家也发现了,人的一些动作行为在脑神经中的编码几乎是稳定的,这对未来的研发很有帮助。

2015年11月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,美国人带来了具备情感识别能力、社交交互能力,而且了解人类技能相关知识的机器人YODA。日本人带来了皮肤细腻、声音柔和的黑发“女子”GenminoidF,引得观众趣问:能不能做我的女朋友?

回到人机围棋大战。阿尔法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对人脑思维的模仿,突破了单纯的计算,能够自我学习。但是,机器毕竟只是机器,它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后台提供的数据存储。

阿尔法就算赢了所有的棋局和所有的高手,它也说不出“如果棋下的不好,可能是生活出了问题”这样的智慧话语。

这句话出自欧洲围棋冠军樊麾的一次访谈,他在2015年10月以0:5输给了阿尔法。

人+AI,还是AI+人?

刘庆峰说,未来5到10年,AI会像水和空气一样无所不在。

听起来很酷,比尔·盖茨耗资千万打造的智能家居生活,诸如24小时计算机监控自动浇灌、布满交互显示屏的墙面、音乐环绕跟随等等,马上人人唾手可得了吗?

刘庆峰畅想了2020中国的“AI商用生活”:移动互联网进化成“万物互联”,各种穿戴式设备、智能家居,通过人工智能变得“更懂你”;另一方面,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,并在看不见的后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。

中科院院士谭铁牛说,随着人工智能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,智能机器将全面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。“人机共存”将成为人类社会的新常态,人们和智能机器的社会分工将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迁。

比较有趣的是,什么时候能有“钢铁侠”式的“人机共存”?

谭铁牛说,AI当前的巨大发展得益于脑认知科学、神经科学等领域的进展,以及大数据、云计算为机器学习提供的丰富训练样本。目前,类脑智能研究取得的进展只是对脑工作原理初步借鉴,未来机器智能研究需要与神经科学、认知科学、心理学深度交叉融合。

也就是说,AI的发展将会“越来越像人”。就像孙富春认为的,下一步机器人的研发方向是要有自我意识、情感交互、内容认知、环境共融。

那么,美国大片里通过芯片植入把人类和机器连在一起的场景,有可能出现吗?

樊麾在接受“机器之心”的访谈里说,“我不太喜欢这个概念,人的身体是自然创造的……这比较危险,也破坏了人类最自然的部分。”

继欧洲和美国在2013年分别启动数十亿美元的“脑计划”后,中国也将“脑科学与类脑研究”列入了十三五规划纲要。同时提出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、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。

在信息高速路上奔跑的AI,离这样的“人机共存”,还有多远?

潘多拉的盒子?

也许是文学艺术作品太震撼,许多人担心AI的发展可能带来灾难。著名科学家霍金就曾表示AI可能会导致人类灾难。

目前还没有科学家或业界大咖能明确界定,AI能迈出真正挑战人类的“关键一步”是什么?人类究竟会不会不经意打开“潘多拉的盒子”?

随着AI未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,人类早晚都要面对AI可能对社会秩序、伦理产生的巨大挑战。有些担忧比较现实,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出了车祸怎么判?机器人医生治死人了怎么办?可不可以有机器人法官?有些担忧相对比较远,比如把遗产留给长期陪护的机器人是否合法?等等。

甚至更远的,AI会突破人类的编程设计吗?会反过来控制人类吗?哪天会有邪恶科学家制造出杀人机器吗?

不过这些问题,科学家们纷纷表示,你们想多了。

合肥工业大学先进智能机器研究院院长任福继曾说,我们原来始终把机器人当作工具,想要控制它,这本身是不对的。未来的机器人,跟人类是一种共生关系。“未来他们会不会与人类为敌,关键在于人类怎么对待他们。”

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、全球议程理事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议题组专家斯图尔特·罗素也说,这不是人和机器的对抗,而是人和邪恶的对抗。

未雨绸缪总是必要的。至于AI会不会控制人类,这个问题看从什么角度去说。如果一部手机就把绝大部分人变成了低头族、患上“离开手机不能活”焦虑症,那么AI要控制人类实在太容易了。(参与采写:屈婷王莹孔祥鑫鲍晓菁冯雷)

上一篇:中国研发出成本低廉的新能源电池材料 下一篇:小心微信“克隆好友”和“快车”伪基站

相关新闻